本页主题: 食疗:少辛增酸防秋燥 打印 | 加为IE收藏 | 复制链接 | 收藏主题 | 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

蕃茄+沙糖
级别: 强的不是人

多谢发贴的人[4434]

 食疗:少辛增酸防秋燥

0
10月底的广州虽然正午还很炎热,但早晚已是凉风习习了。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叶振宇提醒道,立秋之后不宜赤膊露体,亦不宜穿得过多,以免气温回升未及时减少衣服,一热一凉易感冒,加之气候干燥,更易得燥咳病。 K/l*Saj  
\%czNF  
W @]t  
([OD mZHv  
nrM_ay  
.jv#<"DW  
 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。中秋之前是温燥,主要症候是咳嗽少痰、咽干鼻燥、口渴、头痛、无汗发热等,而现在主要是凉燥,人们常常会咳嗽痰稀、咽干唇燥、鼻塞不通、无汗、恶寒、头痛以及轻微发热。患秋燥的病人,除及时服药治疗外,可配合食疗。 vo"?a~kY7  
Q35D7wo'}  
  秋季饮食以“滋阴润肺”为基本原则。多吃生梨、鲜藕、马蹄、糯米、蜂蜜、乳品、甘蔗等可滋阴润肺养血。此外,以防肺气太过,损伤肝功能,秋季的膳食还应“少辛增酸”。以下介绍几种饮食疗法防秋燥: :soR7oHZ  
"KKw\i  
*%n(t+'q  
gkFw=Cd  
  1.桑叶南北杏煲猪肺 L(q~%  
Zq"  
Xk9 8%gv  
ZkmY pi[  
  食材:桑叶2克、南北杏2克、猪肺50克、蜜枣半粒、姜片、食用油、姜葱等。 \qkb8H  
NI85|*h  
  做法:洗净猪肺。把锅烧热,用油及适量姜葱爆香猪肺,爆至水干后捞起。将桑叶、南北杏、猪肺、姜片、蜜枣一同倒进炖盅或瓦煲内,煮好后调味即可(此为北方做法,广东人爆猪肺多不用油、姜、葱)。 ly::?  
ho%G  
  功效:有润肺止咳之功效。 >9Z7l63+}  
I\<)9`O  
9P&{Xhs7  
<"@5. f1"Y  
B4eV$~<  
  2.梨子粥 Hn}m}A  
T_ga?G<  
4Cp)!Bq?/  
$QnsP#ePN  
  食材:梨子几枚、粳米。 N gagzsJ=  
dYZB> OS  
  做法:将梨子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,加适量粳米煮粥。 f>[{1M]n\  
@;7Ht Z`  
  功效:有良好的润肺之功能。 P*/ig0_fM  
srryVqgS  
: U,- v  
}$` PZUw>  
W=I~GhM  
  3.胡萝卜粥 d Z}|G-:  
nk"nSXm3SR  
er.;qV'Wz6  
"%ZAL\x  
  食材:胡萝卜300克,粳米100克。 |w.h97fj  
D77s3AyHK  
  做法:将胡萝卜洗净切碎,加粳米煮粥。 ltlnXjRUv  
OWZ;X}x  
  功效:?皮肤干燥者,食之大有裨益。 V)c.AX5  
'DD~xCXE  
KT0Pmpp5  
%(B6eiA  
h$#|s/  
  4.银耳羹 kC iOcl*$  
5s:g(gy3BR  
ri h@(;)1  
/hYFOZ   
  食材:干银耳50克,冰糖600克,鸡蛋1个。 ^+}~"nvD  
+wcif-  
  做法:银耳用温水浸泡约20分钟,然后揉碎,捞出后倒入锅内,加水武火烧滚后改文火继续炖3-4个小时至银耳熟烂汁稠。冰糖放入勺内,加水适量置火上融化成汁;鸡蛋去黄留清,搅匀后冲入锅内搅拌,再将糖汁冲入即可食用。 U nS|""  
+@dgHDJ  
  功效:干咳者食用相宜,更兼有美容养颜之功效。 ]\F}-I[  
[6CWgQ%Ue  
"DSRyD0M  
X nB-1{a1  
w" Y'I$  
  5.杏仁奶茶 Lj1>X2.gD  
~H :.&'E  
W)Mc$`nX  
W#foVAi .  
  食材:杏仁200克,白糖200克,牛奶250克。 |XJ|vQGU  
,|?rt`8)Q  
  做法:杏仁去皮研磨为细末,再将杏仁粉、白糖、牛奶一起加清水适量烧开即可。 A\v]ZN4  
7Mb-v}  
  功效:润肺止咳。
顶端 Posted: 2006-11-21 23:16 | [楼 主]
花街17號
杯面
级别: 普通人

多谢发贴的人[225]

 

可惜我吾系广州~湖北呢边已经好冷噶啦~~


顶端 Posted: 2006-11-22 22:39 | 1 楼
chuong
级别: 新人

多谢发贴的人[5]

 

thanks
顶端 Posted: 2006-12-10 11:39 | 2 楼
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
蓝调粤语 » 美食情报站



Total 0.021526(s) query 6, Time now is:07-09 11:35,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
Powered by v6.3.2Certificate Code © 2003-08 PHPWind.com Corporation